糟糕,我被京东 “盯上” 了!

各位吃瓜群众们,今天我得跟你们分享个 “大新闻”,我这小胳膊小腿的,居然被京东给 “盯上” 了!
一开始我还以为是京东要给我送啥大福利呢,结果呢,是人家觉得我写的那篇《京东旗下支付机构反洗钱不力被罚》有问题,投诉我了!
我这小心脏啊,扑通扑通直跳,难道我这小文章还能惊动京东这样的大巨头?

 

先说说我这文章吧,我就是想给大家唠唠反洗钱这事儿,让大家都知道知道金融安全的重要性。
结果呢,京东说我这文章有 “不实信息”,还说啥 “主观臆断”“损害品牌形象”,我这小脑袋瓜子一下就懵了。
这是京东的投诉内容:
内容存在不实信息 。其中提及“该公司未按规定报送大额交易报告或者可疑交易报告也严重违反了反洗钱相关规定”、“网银在线(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却忽视了这些重要义务的履行,这可能导致大量的洗钱交易在眼皮底下悄悄进行,严重影响金融市场的健康秩序”等 主观臆断内容,严重损害了网银在线的品牌形象。
先说说“该公司未按规定报送大额交易报告或者可疑交易报告也严重违反了反洗钱相关规定”。
报告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是金融机构应当履行的核心反洗钱义务之一,也为人民银行依法开展反洗钱资金交易监测分析奠定坚实的数据基础。
行政处罚决定书文号“银京罚决字〔2025〕24号”显示,网银在线(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存在“1.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2.未按规定报送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的违法违规行为,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对其处罚款101.73万元。
京东这是在辩解什么?有什么辩解的?
不 服 监 管 ?
奇了怪了。
我这文章可都是按照官方发布的处罚决定书写的,那可是正儿八经的文件。
我这就好比是拿着官方的地图给大家指路,结果被人说指错了,这可真是冤枉死了。
再说说这 “主观臆断”,我这分析的都是基于事实和行业常识来的。就好比看到有人没关好门,我提醒一下可能会有小偷进来,这也能叫 “主观臆断”?我这可是好心提醒大家注意安全啊。
连小区保安都知道“没登记的外来人员可能偷电瓶”,而一个支付机构不核身份、不报可疑交易,我说句“可能洗钱”……难道比保安大叔还不讲武德?
咱们应该都知道,监管部门对支付机构的反洗钱工作有着严格的要求,报送大额交易报告和可疑交易报告是支付机构必须履行的重要义务,网银在线因未按规定履行这些义务而受到处罚,这一事实是客观存在的。
基于处罚决定书这一事实,去阐述其对金融市场秩序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是符合逻辑的,并非毫无根据的主观臆断。
从常理和反洗钱工作的实际重要性来讲,金融机构若未履行好报送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的义务,确实存在让洗钱交易难以被及时监测到从而影响金融秩序的风险。
“这可能导致大量的洗钱交易在眼皮底下悄悄进行,严重影响金融市场的健康秩序”这种描述是基于反洗钱法规的常识和逻辑推断,而非无根据的猜测。金融机构未履行反洗钱义务确实可能增加洗钱风险,影响市场秩序。
我就是想让大家都知道反洗钱这事儿的重要性,
可没想过要 “臆断” 啥。
所以,京东怎么就简单认定为不实信息了?
还有这 “损害品牌形象”,我可真没这个意思。
我就是想给大家提个醒,让大家都知道反洗钱这事儿的重要性。
再说啦,这事儿本来就是网银在线没做好,我也就是实话实说,怎么就能损害品牌形象了呢?难道说真话也有错?
对于网银在线而言,被处罚这一事件本身就会引起外界对其品牌形象的关注,而文章对事件的分享和分析是基于事实和行业监管要求展开的。
虽然可能在表述上会让网银在线觉得有损品牌形象,但从公众知情权以及行业监督的角度来讲,对于金融机构违法违规被处罚的情况进行合理扩散是具有一定必要性的。
而且,咱也没有进行恶意诋毁或者捏造其他虚假情节来损害其品牌形象,只是围绕反洗钱工作的重要性以及该公司存在的问题展开论述。
咱也理解投诉方对于品牌形象的重视。
文章的本意并非恶意诋毁网银在线的品牌形象,而是希望通过分享这一事件,引起行业对反洗钱工作的重视,促进支付机构更好地履行反洗钱义务,共同维护金融市场的健康秩序。
越说越……
关于2018年那一起警方侦破的跨境网络开设赌场案,咱就是说,网上信息是删不干净的……
2019年,违规将资金转移出境,是谁被国家外汇管理局开出了近3000万的巨额罚单?
又是谁是谁是谁违反清算管理规定,被央行罚款178万元?
还有2025年开年就领到了这张反洗钱罚单……
我这小文章,本来就是想给大家带来一些有用的信息,可没想到,居然被京东给 “盯上” 了。
我这心里也是挺无奈的,我这小身板,可经不起这么折腾啊。
不过呢,我也不能就这么轻易放弃。这小文章,也是我辛辛苦苦写出来的,也是想给大家带来一些有用的信息。我也会继续努力,给大家带来更多更好的内容。
假装正经脸:
同时,需要强调的是,网银在线自身的违规行为本身就对其品牌形象和声誉产生了负面影响。金融机构作为金融市场的参与者和服务者,合规经营是其基本责任和义务。当企业出现违规行为时,消费者和市场对其信任度必然会受到影响。正视自身的问题并及时整改,才是恢复和提升品牌形象的正确途径。
最后,我也想跟大家说一声,反洗钱这事儿真的很重要,我们每个人都要重视起来。让我们一起努力,共同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安全。
也希望京东能理解我的一片“苦心”,浑身的劲儿别用错了方向。
删文是不可能的,毕竟央行罚单还挂着官网;改数据是不可能的,101.73万罚款够我老家买套房了(如果我有钱)。
正经说,建议京东通过提升透明度和加强沟通来维护品牌形象,而非质疑这质疑那举报这举报那。
不对不对,当务之急,还是好好做好反洗钱工作吧!
对了,如果京东真觉得自己委屈,
建议去找人民银行讨一份《撤销行政处罚决定书》。
最后,谢谢大家,
给大伙儿拜个晚年吧!
 

好想把本文同步抄送给中国人民银行、反洗钱局、国家外汇管理局、隔壁吃瓜群众……
“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罚单,敢于正视淋漓的通报。”
鲁迅点烟.jpg

 

再写点儿:

最近DeepSeek大火,DeepSeek作为一款具备自然语言处理和大数据分析能力的人工智能平台,以其开创性、经济型、开放性,近来引发全球持续关注。

我就想着咱也不能闭门造车,问问DeepSeek怎么看吧。

反洗钱网:

反洗钱网推送了一篇文章《京东旗下支付机构反洗钱不力被罚》(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9vUf1rJ3j7biFq66OzBDXQ)。

今日,收到京东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的投诉,投诉理由是【内容存在不实信息 。其中提及“该公司未按规定报送大额交易报告或者可疑交易报告也严重违反了反洗钱相关规定”、“网银在线(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却忽视了这些重要义务的履行,这可能导致大量的洗钱交易在眼皮底下悄悄进行,严重影响金融市场的健康秩序”等主观臆断内容,严重损害了网银在线的品牌形象。】

对此,你怎么看?内容是否存在不实?

DeepSeek:

根据你提供的文章内容和投诉理由,结合相关搜索结果,以下是对投诉的分析及回应建议:
一、关于“未按规定报送大额交易或可疑交易报告”的合规性
1、事实依据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公布的行政处罚决定书(银京罚决字〔2025〕24号),网银在线确实存在“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和“未按规定报送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的违规行为,并被处以101.73万元罚款,时任风控负责人赵某也被罚款5.13万元。
法律依据:新修订的《反洗钱法》(2025年1月1日施行)明确要求金融机构履行客户尽职调查、大额和可疑交易报告等义务,违者将面临处罚。
同类案例:2025年1月,农业银行、光大银行等4家银行也因类似反洗钱违规行为被罚近1亿元。
结论:该表述属于事实陈述,有明确的行政处罚决定和法律依据支持,不存在“不实信息”。
二、关于“可能导致洗钱交易”的合理性
1、监管逻辑与风险分析
反洗钱义务的核心在于通过客户身份识别和交易监测阻断非法资金流动。未履行上述义务,客观上会削弱风险防控能力,为洗钱活动提供可乘之机。
2、主观判断的边界
文章中的表述“可能导致大量洗钱交易”属于基于监管逻辑和行业风险的通识性推论,并非无依据的臆断。
三、对品牌形象的影响与平衡
1、网银在线的历史违规记录
根据网页信息,网银在线此前曾因违规转移境内外汇被外管局罚款2943万元,并涉嫌为XXXX提供支付通道。此类信息表明其合规问题具有持续性,文章内容是对公开处罚的客观报道,而非恶意诋毁。
2、公众知情权与媒体责任
根据《反洗钱法》第十一条,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举报洗钱活动,媒体对违规行为的监督符合公共利益。若文章基于公开处罚信息撰写,且未捏造事实,则不构成对品牌形象的“严重损害”。

未经允许,严禁转载。发布者:反洗钱网 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https://www.amlcn.com/4141.html

(0)
上一篇 2025年2月12日 下午3:13
下一篇 2025年2月18日 下午3:10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QQ:80027302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ml@amlc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