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国家扶贫基金” 诱惑背后的洗钱黑手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形形色色的诱惑无处不在,而有些诱惑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陷阱,稍有不慎就可能让自己陷入违法犯罪的深渊,成为诈骗分子的帮凶,近期张掖市高台县公安局破获的一起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案就是极具警示意义的一例。

2024 年 3 月,高台县巷道镇的段某某,面对 “只需下载一款APP即可在线申请147万元国家扶贫基金” 的虚假信息,没能保持警惕,轻信了诈骗分子的花言巧语,将自己的身份信息和银行卡号拱手相让。

诈骗分子以 “账户包装” 为由,诱使段某某将卡内收到的指定款项取出,再存入他们指定的银行卡,就这样,段某某一步步沦为诈骗分子的洗钱 “工具人”。

更令人痛心的是,在明知自己转移的资金系涉诈资金后,段某某为了谋取非法利益,还介绍指引他人用银行卡接收、取现、转存涉诈资金,进一步滑向违法犯罪的深渊。

最终,段某某被高台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抓获归案,因涉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被依法刑事拘留。

这起案件为我们敲响了沉重的警钟。诈骗分子手段层出不穷,他们利用人们渴望获得财富、贪图小利的心理,精心设计各种骗局,而 “跑分” 就是其中一种常见的洗钱手段。

“跑分” 是指为电信诈骗、网络赌博等违法犯罪活动提供资金结算服务,通过租用、收购个人银行卡、电话卡、互联网账号等,将非法资金进行分流转移,以达到掩盖资金来源、性质、流向的目的,使非法资金在短时间内迅速洗白。

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成为诈骗分子的目标,也有可能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他们洗钱的 “工具人”。为了避免陷入这样的困境,我们必须提高警惕,增强防范意识。

首先,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被所谓的高额回报、快速致富等虚假信息所迷惑。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任何轻松获取巨额财富的承诺都极有可能是陷阱。面对类似的诱惑,要冷静分析,理性判断,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说辞,更不要随意提供自己的身份信息、银行卡号、验证码等重要个人信息。

其次,要充分认识到出租、出借、出售银行卡、电话卡、互联网账号等行为的严重危害性。这些行为不仅可能使自己的个人信息被泄露,导致个人财产遭受损失,还可能为诈骗分子提供作案工具,使自己沦为违法犯罪的帮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我们要坚决抵制这种行为,守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和财产安全。

此外,如果发现身边有人从事可疑的资金交易活动,或者收到涉及违法犯罪的可疑信息,要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共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反洗钱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让我们携手行动起来,提高防范意识,拒绝成为诈骗分子的 “工具人”,共同营造一个安全、稳定、诚信的社会金融环境,守护好我们的财产安全和幸福生活。

未经允许,严禁转载。发布者:反洗钱网 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https://www.amlcn.com/202.html

(41)
上一篇 2025年2月24日 下午3:08
下一篇 2025年2月27日 下午12:51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QQ:80027302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ml@amlc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